-
查看详情
1224-12
分享:WC-Co硬质合金强化的研究进展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碳化物和黏结金属通过粉末混合、压制和烧结而制成的一种粉末冶金材料。WC-Co硬质合金是最常见的硬质合金之一,其以WC为主要稳定相,钴为WC颗粒间黏结相,因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而广泛用于模具...
-
查看详情
1224-12
分享:搅拌针转速对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接温度及硬度分布的影响 6000系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是理想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列车以及汽车等领域[1-3]。6000系铝合金结构件的常用连接方法包括钨极氩弧焊(...
-
查看详情
1224-12
分享:镍添加量对锰锌铁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锰锌铁氧体(MZF)是一种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软磁铁氧体,由锰、锌、铁的氧化物及其盐类构成,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光敏性能、光电性能、催化性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窄而长的磁滞回线、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功率损...
-
查看详情
1224-12
分享: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由摩擦磨损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耐磨减摩材料以及探索材料防护技术成为了研究焦点。渗氮、渗碳、喷丸、制备涂层、电镀等表面改性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来提升其摩擦学性能[1-2]。采...
-
查看详情
1224-12
分享:825合金在含单质硫高温高酸性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行为 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但在高温、H2S、CO2与单质硫的环境中仍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腐蚀。方建波等[12]分析了某热采井中825合金的腐蚀原因,发现在高温高压环境中825合金发生了氧腐蚀与硫腐蚀。张瑞等[13]发现在205 ℃,含H2S...
-
查看详情
1124-12
分享:7075-T6铝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连接工艺优化 7075-T6铝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1-2]。在实际应用中7075-T6铝合金多以焊接件的形式出现,但其表面存在的一层熔点较高的致密氧化膜(Al2O3)极大增加了焊接难度,即使采用大功率密...
-
查看详情
1124-12
分享:焊接热输入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电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目前,有关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很多[8-10],但对其焊接工艺的研究却较少,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以获得与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相匹配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焊接结构的设计以及焊接接...
-
查看详情
1124-12
分享:硅、镍含量与制备工艺对Al-Si-Ni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 高铝含量(质量分数50%~90%)的Al-Si合金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密度低、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微波功率器件、集成功率模块、收发模块等电子功率器件的封装基座等方面。然而,通过铸造工艺制备的高铝含量Al-Si合金的热物...
-
查看详情
1124-12
分享:锆合金压力电阻焊接头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的组织特征 锆合金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低、抗腐蚀和高温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核燃料棒包壳管材料。一般在包壳管中装填芯块与弹簧后,会采用焊接方法对包壳管和端塞进行密封。包壳管与端塞的密封焊接头是核燃料组件连接中性...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国产加钒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蠕变裂纹扩展行为 在“双碳”背景[1]下,石化行业通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来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减少碳排放,但这也导致了生产设备的大型化与服役环境的严苛化[2-4]。加钒Cr-Mo钢作为石油炼制工业生产中加氢反应器的主要结构材料[5],其...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铬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刀具材料[4]。与WC-Co硬质合金相比,Ti(C,N)基金属陶瓷的优势在于其热硬度较高、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高温抗塑性变形能力强以及价格低廉、原材料丰...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焊接速度对铝合金/铜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铜因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开关设备、断路器的电气布线和元件[1]、船舶中管道和供暖系统、电机、发电机、动力传输系统和汽车的刹车片线等[2-4]。但我国的铜资源比较匮乏,价格昂贵,而铝...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两种典型初始取向Mg-11Gd-3Y-0.5Nd-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镁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领域[1-4]。然而,镁合金具有塑性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同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和强度,研究人员提出向合金中引入一种双峰...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热轧变形量对Fe-18Mn合金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机械振动及噪声会带来机械结构损坏、寿命缩短、加工精度降低以及生活工作环境变差等问题,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1]。阻尼材料可以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有效降低机械振动及噪声[2]。在金属阻尼材料中,Fe-Mn合金由于制造成...
-
查看详情
1024-12
分享:国产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亚区域的热处理模拟 P91钢(10Cr9Mo1VNbN钢)因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较好的高温强度和优异的高温耐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站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1-5]。目前,首批国产P91钢主蒸汽管道在国内某发电厂超临界锅炉(进出口压力均为2...
-
查看详情
0924-12
分享:预回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H13钢是目前国内铝合金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的主要材料。随着科技发展,制造业对加工工件的性能要求越发严苛,这同时提高了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回火工艺通常为模具服役前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回火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奥氏体转变、马...
-
查看详情
0924-12
分享:淬火配分对工程机械用22MnB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现代工程机械轻量化、大型化方向的发展对工程机械用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强韧性[1-2]。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在模具中进行快速冲压成形,在保压状态下进行淬火冷却的热冲压成形技术是高强度工程机械构件的重要制造...
-
查看详情
0924-12
分享: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完整性与冲击性能的影响 45钢作为一种优质碳钢,应用广泛。由45钢材料制造的物理试样在膨胀断裂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路径、大变形过程,存在多种断裂模式(层裂、剪切、拉伸)的竞争与耦合,其破坏位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为保证断裂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
查看详情
0924-12
分享:退火温度对淬火配分后热轧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轻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实现轻量化,发展高强度汽车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淬火配分(Q&P)工艺是获得高强钢的一种新工艺,基于碳在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中的元素迁移,通过提高室温下富碳残余奥氏体...
-
查看详情
0624-12
分享:预时效-温成形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近些年,轻量化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1]。汽车结构质量每减轻10%,燃油消耗可降低6%~10%,尾气排放量可减少4%[2-5],基于节能和环保的需求,轻量化对于汽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
400-1188-260
质量投诉:0573-86161208
传真:0573-86180133
邮箱:shhgj@chinazbj.com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丰潭路777号
最新资讯/News
- 02-282020
-
使用ICP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法)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在当今世界上现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是一种污染少、流程短的环保性检测方法,为各种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人们还是发现存在着一些会影响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配制标准溶液的注意事项 当无相应国家标准物质可以使用时,需要配制相应基体的多元素标准溶液。不正确的配制...
- 03-042020
-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的发展历程
磁粉检测是诸多漏磁场检测方法中的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检测漏磁场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磁粉法、测磁元件法及磁场记录法等。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磁粉法。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测磁元件法及磁场记录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磁粉检测基本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磁粉检测属于起步时期。当时主要采用原苏联的设备和技术,检测也是以磁粉探伤为主。国产设备仅有上海和营口探伤机厂等少数几家...
- 02-142020
-
射线无损探伤底片处理方法知多少
射线检测由于能够将检测结果直接记录在底片上,因此成为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记录最真实、最直观、最全面、可追踪性最好的检测方法。射线检测也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底片作为射线检测信息的记录载体,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射线检测的效果。底片的质量不仅与现场射线透照工艺有关,而且与正确的暗室处理有关,但是人们往往重视了透照工艺而忽视了暗室处理。实际工作中由于暗室处理不当引起的重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