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检测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腾讯微博|网站地图

您可能还在搜: 无损检测紧固件检测轴承检测浙江综合实验机构

社会关注

分享:反应釜焊缝开裂原因

返回列表 来源:国检检测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分享:反应釜焊缝开裂原因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9-05 14:12:50【

某航空发动机叶片脱芯用反应釜在使用3个月后出现明显渗漏现象。该反应釜的釜身材料为304不锈钢,转接部位采用焊接工艺,渗漏部位处于该焊缝附近。反应釜的失效部位常见于焊缝、釜底[-]等。笔者采用一系列理化检验方法对该反应釜进行分析,查明了其开裂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避免该类问题再次发生。 

开裂反应釜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开裂位置为靠近釜底处。 

图 1 开裂反应釜的宏观形貌
图  1  开裂反应釜的宏观形貌

反应釜与釜身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前在釜内壁各预制了一层镍板,然后在外部实施焊接,形成外焊缝。为增加内部密封性,厂商在完成外部焊接后,在内壁又增加了一层镍板(即附加镍板),然后在其上下两处实施焊接,于内壁形成上焊缝和下焊缝(见图2)。 

图 2 焊接结构示意
图  2  焊接结构示意

使用内窥镜检查釜内裂纹分布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共发现4处裂纹,其中位置1的裂纹出现在下焊缝,位置2~4的裂纹出现在上焊缝,4处裂纹均在焊道中部,裂纹附近呈较明显锈蚀色。 

图 3 釜内裂纹的宏观形貌
图  3  釜内裂纹的宏观形貌

釜外部共有两处发生区域性渗漏,分别与内部位置1,2,以及位置3,4的侧焊缝裂纹处相对应(见图4)。外部裂纹主要沿焊缝边缘的焊趾部位扩展,渗漏区域附近不锈钢釜体发生严重锈蚀,可见大量褐色锈蚀产物附着。 

图 4 釜外部裂纹宏观形貌
图  4  釜外部裂纹宏观形貌

取下部分附加镍板后,观察釜内壁的宏观形貌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外焊缝裂纹完全沿焊趾边缘扩展;附加镍板的焊缝边缘裂纹为位置3的裂纹;预制镍板未能完全覆盖住不锈钢釜体,在外焊缝附近有多处裸露,若附加镍板开裂后,釜内的溶液可以直接接触到釜体的焊缝位置。 

图 5 取下部分附加镍板后釜内壁的宏观形貌
图  5  取下部分附加镍板后釜内壁的宏观形貌

经观察,位置1~4各外焊缝断口特征一致,各内壁焊缝断口特征一致,选取位置3为代表进行分析。 

将内壁上焊缝裂纹人工打开,断口清洗前,断口表面呈灰色+红褐色,表面较脏,可见较多附着物;使用铬酸-硫酸溶液清洗断口后,表面相对干净,断面呈暗灰色(见图6)。 

图 6 内壁上焊缝裂纹打开后断口宏观形貌
图  6  内壁上焊缝裂纹打开后断口宏观形貌

将外焊缝裂纹人工打开,断口清洗前,断口表面呈红褐色,表面较脏,可见较多泥纹状的腐蚀产物;使用铬酸-硫酸溶液清洗断口后,表面相对干净,断面呈黄灰色(见图7)。 

图 7 外焊缝裂纹打开后断口宏观形貌
图  7  外焊缝裂纹打开后断口宏观形貌

内壁断口清洗后的SEM形貌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断口可见典型的柱状晶轮廓,裂纹沿焊缝区域的柱状晶粒晶间开裂;晶面上氧化痕迹较严重。对清洗后断口表面进行能谱分析,发现O元素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25%)。 

图 8 内壁断口清洗后SEM形貌
图  8  内壁断口清洗后SEM形貌

外部断口清洗后SEM形貌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断口处可见二次裂纹,断口整体呈“冰糖状”的沿晶断裂特征。对清洗前断口进行能谱分析,得到O元素质量分数为40%,K元素质量分数为15%。 

图 9 外部断口清洗后SEM形貌
图  9  外部断口清洗后SEM形貌

沿断口截取金相试样,将试样进行打磨、抛光、腐蚀处理,试样的低倍形貌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知:内壁预制的镍板并没有完全覆盖住釜体钢板的焊缝表面;A区为外焊缝裂纹,沿焊缝边缘(即焊接热影响区)开裂,逐渐穿透釜体钢板;B区为釜体钢板主体区域;C区为附加镍板的焊缝裂纹位置。 

图 10 金相试样的低倍形貌
图  10  金相试样的低倍形貌

A区显微组织形貌如图11所示,可见裂纹沿晶界开裂,且主裂纹还伴随有裂纹分叉的现象。B区釜体钢板的组织为奥氏体+变形滑移线,为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组织(见图12)。C区附加镍板焊缝区域均呈柱状晶形貌,镍板断口附近的焊接组织呈柱状晶形貌,且在焊缝组织的内部还可见沿晶开裂的微裂纹(见图13)。 

图 11 A区显微组织形貌
图  11  A区显微组织形貌
图 12 B区显微组织形貌
图  12  B区显微组织形貌
图 13 C区显微组织形貌
图  13  C区显微组织形貌

反应釜发生渗漏故障源于其存在两类开裂:一类是内部附加镍板的焊缝(下称内焊缝)中部开裂,另一类是外部不锈钢板的焊缝(下称外焊缝)焊趾开裂。 

内焊缝裂纹沿焊缝中部扩展,断口呈沿柱状晶开裂特征,焊缝内部存在沿晶微裂纹。断口表面氧化较重。说明内焊缝存在焊接不当产生的热裂纹。 

外裂纹沿焊趾边缘扩展,其主要沿焊接热影响区扩展。断面腐蚀严重,可见泥纹花样,清洗后可见典型的“冰糖状”沿晶断裂特征。断面可见二次裂纹,主裂纹分叉扩展。反应釜在实施叶片脱芯作业时,釜内主要是KOH等碱性溶液,这与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的断口表面有较高含量K元素相吻合。研究表明[-],304不锈钢在高温碱性溶液中存在应力腐蚀倾向。说明外焊缝裂纹性质为应力腐蚀裂纹。 

通过反应釜的裂纹分布情况可知,釜内部有4处裂纹,外部渗漏分为2块区域,其与内部裂纹的位置是对应的。从结构关系上看,如果内部的附加镍板无裂纹,釜内的溶液则接触不到外焊缝,不可能造成腐蚀开裂。因此判断,内焊缝的焊接热裂纹是造成反应釜泄漏的根本原因。 

附加镍板使用纯镍材料,存在较强的焊接热裂纹倾向。因为纯镍的原材料中含有微量的S、P等杂质元素,焊接后熔融区的镍金属从液态开始冷却凝固,该过程中S、P元素与Ni元素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相,沿晶界析出,并形成液态薄膜,降低了晶界的强度。随后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冷却收缩应力的作用下,材料发生沿晶开裂,即热裂纹。 

由于焊接过程的热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附近组织易发生敏化,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形成微通道,导致腐蚀介质渗透进入晶界,使基体发生沿晶开裂,成为腐蚀的薄弱点。外焊缝裂纹在焊接热影响区内沿晶扩展。 

反应釜将预制镍板压在焊缝区域,目的是增加保护层,防止釜内腐蚀介质接触到不锈钢板,增加釜体的耐腐蚀能力。但是,经检查发现,预制镍板并未完全覆盖不锈钢釜体。在这种状态下,一旦腐蚀介质侵入,反而会满足电偶腐蚀的条件,加速钢结构的腐蚀。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反应釜内部的附加镍板存在原始焊接热裂纹缺陷,且预制镍板未完全覆盖住釜体内壁,使得釜内的高温碱液直接腐蚀外焊缝。外焊缝热影响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敏化,在加工和焊接残余应力,以及冷热交替应力的作用下,外焊缝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导致釜体发生渗漏。 

反应釜发生渗漏故障的原因是内部附加镍板的焊缝中部开裂,以及外部不锈钢板的焊缝焊趾开裂。内焊缝裂纹性质为焊接热裂纹,外焊缝裂纹性质为应力腐蚀裂纹。由于反应釜内部的附加镍板存在原始焊接热裂纹缺陷,且预制镍板未完全覆盖住釜体内壁,使得釜内的高温碱液直接腐蚀外焊缝。外焊缝热影响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敏化,在加工和焊接残余应力,以及冷热交替应力的作用下,外焊缝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建议加强反应釜焊接工艺设计,避免发生介质隔绝、腐蚀敏感、焊接缺陷等问题。




文章来源——材料与测试网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反应釜 渗漏 焊接热裂纹 应力腐蚀裂纹 腐蚀 扫描电镜 金相检验 镍板 断裂分析 焊缝检测
    【责任编辑】:国检检测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文章

    关闭
    关闭
    申报2024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