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QAl9-4铝青铜转向油缸接头断裂失效分析2021年11月08日 09:20
- 材料为 QAl9G4铝青铜的船用推进器转向油缸接头,在下水投入使用8个月后出现早期断裂失效.从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等方面,对 QAl9G4铝青铜油缸接头进行断裂原因分析.
- 阅读(49)
- [检测百科]分享:回火温度对含硼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2021年11月05日 16:01
- 由图1可知:回火处理前,试验钢为典型的针状 马氏体组织;经250℃回火后,试验钢仍以针状马氏 体组织为主,同时出现了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随着回 火温度的进一步升高(450 ℃),针状马氏体组织开 始大幅度消失,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大量出现;当回火 温度达到600 ℃时,试验钢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
- 阅读(32)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1年11月05日 15:34
-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应力腐蚀 性能,在船舶与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通 过对双相不锈钢进行适当的形变退火,可细化其显 微组织并引入高比例的内界面,即相界和晶界,这些 内界面特征分布对显微组织的演变起到了重要作 用,从而能有效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2G3].通过增加 Σ3n (n=1,2,3,??)CSL界面的比例来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6G7].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PH13-8Mo高强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时效后的析出相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2021年11月04日 14:22
- 在较低温度时效后,试验钢中的析出相以六方结构的 M2C为主,中温时效后的析出相为六方结构的 M2C、面心立方的 M23C6 和 Ni3Al以及体心立方结构的 NiAl,高温时效后以体心立方的 NiAl与面心立方的 M23C6 析出相为主;随着时效温度升高,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对钢板拉伸试验检测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2021年11月03日 14:29
- 针对某新建全流程现代钢铁企业检化验中心成品物理试验室拉伸试验当前运行的实际情况,从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等5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该物理试验室从接收拉伸样坯到试验数据发送的全过程中对试验精度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操作人员、设备、材料、检测方法、试验条件等均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阅读(26)
- [检测百科]起重用钢丝绳断裂原因2021年11月02日 13:44
- 李 磊,杨金艳 (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国家钢丝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通226011) 摘 要:某起重用钢丝绳仅使用1个月就发生了早期断裂,采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能谱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钢丝绳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丝绳受到严重的磨损和剪切挤压变形,并引起了温度升高造成组织变化,导致钢丝绳承载能力降低而失效;部分钢丝断裂后造成剩余的钢丝不足以支撑全部的承载力,最终导致钢丝绳断裂失效。 关键词:钢丝绳;断裂;磨损;剪切挤压 中图分类号:
- 阅读(84)
- [检测百科]分享:机械振动对高频感应熔覆 WC增强 Ni60A合金层 显微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2021年11月01日 14:25
- 采用机械振动辅助高频感应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熔覆制备添加质量分数20%WC的Ni60A 合金熔覆层,研究了机械振动对熔覆层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 阅读(23)
- [检测百科]以 NiCr合金为中间层电阻点焊钛与不锈钢 接头的组织与剪切力2021年10月28日 10:41
- 以100μm 厚的 NiCr合金为中间层对 TA1钛板与SUS304不锈钢板进行电阻点焊,观察并分析了接头的组织特征,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熔核尺寸和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核区外侧界面处的近钛侧形成了厚约50μm 的由αGTi和 Ti2Ni组成的反应物层;在熔核与钛之间存在厚约15μm 的由αGTi和 TiFe组成的反应物层,与不锈钢之间存在厚约7μm 的由 TiFe2 和铁组成的反应物层,
- 阅读(76)
- [检测百科]分享:2219铝合金热压缩时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2021年10月27日 13:19
- FV520B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是制造离心压缩机和汽轮机叶片的常用材料[1G2].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叶片都是通过热锻造工艺制造的,因此材料的流变应力对最终成形叶片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复杂黄铜摩擦磨损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2021年10月27日 10:07
- 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3种成分复杂黄铜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复杂黄铜的磨损机制和基体组织有较大的关系,基体组织为β+α相时,其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基体组织为单一β相时,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基体组织对复杂黄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更大,基体组织为β+α相时的磨损率明显低于基体组织为单一β相的
- 阅读(38)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成分690 MPa级中锰钢中的氢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021年10月27日 09:08
- 对两种成分的淬火态、回火态690 MPa级中锰钢进行双电解池电化学氢渗透试验,分析了试验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以及充氢电流等对氢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淬火态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组成,650 ℃回火后,试验钢中均有逆转变奥氏体形成,且添加合金元素铜、镍、铬的试验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较高。
- 阅读(46)
- [检测百科]分享:SUS304不锈钢超薄片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的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2021年10月25日 13:06
- 在不同激光功率(140~420 W)和焊接速度(10~30 mm??s-1)(即不同热输入)下对SUS304不锈钢超薄片(厚度0.2mm)进行脉冲激光搭接焊,研究了热输入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最优成形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高速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轴断裂失效分析2021年10月25日 09:05
- 某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通过断口的宏观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和有限元模拟,找出了螺杆轴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杆轴发生了扭转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齿根,且有多个疲劳源;芯轴的花键齿根部是螺杆轴应力集中的部位;热处理工艺欠佳导致材料内部微孔聚集
- 阅读(45)
- [检测百科]分享:2195-T8铝锂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2021年10月22日 14:16
- 采用高功率 CO2 激光焊机焊接3.7mm 厚的2195GT8铝锂合金,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对优化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态和固溶时效态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焊态接头焊缝区的硬度为81.81HV,比母材的下降了32.3%,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96 MPa
- 阅读(63)
- [检测百科]分享:焊接电流对镍基铌复合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021年10月21日 15:38
- 在材料表面强化领域,等离子堆焊技术依靠其低稀释率、高熔敷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况条件较为苛刻的 机 械 耐 磨 零 件 表 面 强 化、熔 覆 技 术 等 领域[1G5].焊接电流是熔敷过程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决定堆焊的热输入量,进而影响到堆焊层的成型、显微组织及耐磨性能[6].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UNS31803双相不锈钢手工电弧焊接接头的 组织与性能2021年10月21日 13:16
- 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对 UN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通过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硬度测试、耐蚀性能试验等方法对 UNS31803双相不锈钢手工电弧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所得到的焊缝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无 σ相析出;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一种显示P91钢和P92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浸蚀剂2021年10月20日 14:09
- 对 P91钢和 P92钢的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配制出了一种浸蚀剂,其配方为1.5mL硝酸+1mL氢氟酸+2mL双氧水+10mL 白猫洗洁精+50mL 蒸馏水.结果表明:使用该浸蚀剂可清晰显示 P91和 P92钢的原奥氏体晶界;该浸蚀剂配置简单,使用方便,浸蚀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阅读(25)
- [检测百科]金相显微组织的制样和检测手段有何要求2021年10月19日 14:32
- 显微组织检查是评价合金和合金的主要手段之一。 产品以确定各种制造和热处理的效果,并 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的微观结构变化发生在冷冻过程中, 均质化、热加工或冷加工、退火等。 结构依赖于样本的完整历史。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冷弯脆断原因分析2021年10月18日 15:19
- 某公司生产的 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在冷弯试验中发生脆断现象.利用直读光谱 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别对脆断钢筋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及夹杂物成 分等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钢液氧化所产生的大量超长、超宽硅酸盐类夹杂物是导致该 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冷弯脆断的主要原因。
- 阅读(7)
- [检测百科]基于图像配准的钢接头螺栓松动检测2021年10月14日 15:23
- 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方法对于工程应用将更加灵活和具有成本效益。还提供了这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便于解释,以便可以做出直接可行的决定来执行基于条件的维护程序。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 2 节展示了所提出的方法及其技术细节;第 3 节通过三个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第 4 节进一步研究了所提出方法的稳健性;第 5 节讨论了计算成本和限制;第 6 节总结了这项研究。 去: 2. 方法论 图 1 展示了我们方法的整体方法论,并在本节的其余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
-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