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Monel400合金阀体裂纹产生原因2023年09月06日 10:25
- 在阀门的焊接过程中,其表面出现了裂纹,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 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熔炼过 程中残留了未完全反应的电渣。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表面质量和缺口对Ti80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2023年08月31日 13:39
-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了Ti80合金表面质量和缺口对其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采 用扫描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对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表面抛光试样的抗弯强度最大,表 面打磨及缺口试样的抗弯强度略有降低,没有明显的缺口强化效应,断裂应变随着表面质量的下降 及缺口尺寸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应力集中系数越大,试样的变形区域越小,应变强化能力越弱;Ti80 合金的断口呈韧窝形貌,存在大量的小角度晶界。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某型飞机襟翼导轨支架开裂原因2023年08月22日 10:36
- 某型通用飞机在飞行时其左侧襟翼导轨支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支架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纹起源于襟 翼导轨支架下部拐点的尖角处,断口呈疲劳条带特征,说明该支架发生了疲劳开裂;襟翼收放产生 的交变应力和高循环次数是造成支架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安装加强补片的方法可以提高支 架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疲劳极限的测试方法2023年08月18日 10:30
- 摘 要:依据3种标准方法对6082-T6铝合金母材和焊接材料进行疲劳极限测试,使用升降法 和波动法获得材料的中值疲劳极限,使用标准正态偏量法和单边误差限法获得材料的安全疲劳极 限。结果表明:依据 HB/Z112—1986和GB/T24176—2009,采用升降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 果相同,采用波动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果差异在一个应力台阶以内;采用标准正态偏量法测得 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较单边误差限法测得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高。 关键词:6082-T6铝
- 阅读(59)
- [检测百科]分享: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表面细晶的表征方法2023年08月17日 09:22
- 采用超声冲击的方法对 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 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其表面细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后,钛合金 表面获得了深度约为35μm的强塑性变形层;钛合金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纳米级的非晶团簇和密集的 滑移线,细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位错滑移,位错滑移的主方向为<111>;超声冲击后,材料的表面残 余压应力约为250MPa,晶格常数略有降低,β相的特征峰强度变大,α相的特征峰宽度变大。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层削法在航空板材残余应力测试中的应用2023年07月07日 09:36
- 采用层削法测试了7050-T7451高强度铝合金航空板材的残余应力,对比了不同标准测试 方法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厚度板材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试样两端有沉孔和无沉孔对残余 应力的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在板材不同宽度位置取样测得的残余应力无显著差异;厚度为20mm 及76mm板材纵向试样的表层为压缩应力区,次表层为拉伸应力区,心部为无应力或低应力区;厚度 为165mm板材纵向试样从表层到心部分别为拉伸应力区、压缩应力区、拉伸应力区、低拉伸应力区。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电弧增材成型铝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2023年07月03日 09:34
- 研究了2319铝合金冷金属过渡焊电弧增材成型试样沉积态及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力 学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纵向试样的抗拉强度比横向试样小 9.3%,纵向试样的抗拉强度存在各向异性;热处理后,试样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约35%,纵向试样的 抗拉强度仍然存在各向异性;热处理后,纵向试样和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基本一致,随着试验温度 的升高,弹性模量均呈下降趋势。
- 阅读(65)
- [检测百科]分享:AgCuV合金导电滑环内部缺陷产生原因分析2023年05月24日 09:20
-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在进行超声检测时发现有内部缺陷的存在.采用化学成分分析、 超声检测、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 缺 陷 产 生 的 原 因 进 行 了 分 析.结 果 表 明: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经超声检测发现的内部缺陷是裂纹,脆性的含钒第二相与 AgCu合金基体的 结合力弱并且易碎,在应力集中处产生了微裂纹,微裂纹沿着第二相与基体结合力弱的部位扩展, 最终导致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内部缺陷的产生.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汽车板罗平线的影响因素2023年05月22日 10:54
- 阐述了铝合金板材罗平线的产生原因、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 验分析了影响罗平线的因素.结果表明:铝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弯曲角度、表面状态对罗平线 均有一定影响;严格控制热轧的开轧温度和终轧卷曲温度是保证铝合金汽车板罗平线合格的有 效途径.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β型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新型金相测试方法2023年05月22日 09:50
- 根据钛合金的相变理论,建立了β型钛合金材料相变温度的新测试方法.首先对合金 试样进行预热处理,在理论相变温度以上30~50 ℃保温40min炉冷至650 ℃后空冷.然后按照 GB/T23605-2009测试相变温度,晶界板条α体积分数小于1%和等于0%的温度区间即为β型 钛合金相变温度区间.TC18,TB6,TB3,TB8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弥补了标准测试法方法的不足.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TC6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裂纹产生原因2023年01月18日 14:47
- 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完成总运转时间2081h后进行拆解检查,在一件 TC6钛合金高压 压气机Ⅵ级转子叶片上发现沿叶片纵向分布有两条裂纹。通过宏观观察、断口分析、金相检验、能 谱分析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试车过程中产生的疲 劳裂纹。发动机在完成阶段性试车后进行拆解检查,复装后叶尖间隙不满足设计要求,导致在随后 的试车过程中叶尖与机匣封严涂层发生严重刮擦,造成局部超温、掉块,形成疲劳裂纹源并最终扩 展为裂纹。
- 阅读(62)
- [检测百科]分享:生物医用CoCrMo合金铸件缩孔缺陷 分析及其工艺改进2022年12月23日 14:20
- 过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对经熔模精密铸造得到的生物医用CoCrMo合金铸件伸长 率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金属凝固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CoCrMo合 金铸件断后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铸件中存在大量的缩孔缺陷;在严格控制熔炼和浇注工艺 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铸型结构,使铸件不合格率由9.8%降低到3.1%。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TC4钛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2022年12月22日 14:47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室温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 TC4钛 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TC4钛合金棒材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偏 低的主要原因是其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式为炉冷,冷却速率较慢,导致其初生α相含量较高,且 出现了少量较宽的短棒状次生α相。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TC4钛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2022年12月22日 14:47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室温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 TC4钛 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TC4钛合金棒材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偏 低的主要原因是其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式为炉冷,冷却速率较慢,导致其初生α相含量较高,且 出现了少量较宽的短棒状次生α相。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化学共沉淀工艺对镍包覆碳化钨硬质合金粉体 包覆质量的影响2022年12月14日 13:27
- 硬质合金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将硬质相(如 WC、TiC)和黏结相(如钴、镍、铁)按照性能需要设 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制成的材料[1-3]。硬质 合金不仅硬度和强度高,同时还具有耐磨、耐热、耐 腐蚀等性能。目前,工业制备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 主流工艺是球磨法,该工艺是在球磨机中加入若干 不同大小的磨球、碳化钨或其他硬质相粉末、黏结相 金属粉末、酒精等材料,球磨机中的磨球不断对粉末进行碰撞和碾压,使球磨机内的粉末混合,最终实现 合金复合粉体的制备[8]。但是,使用该工艺制备的 合金复合粉体要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需要相当长 的球磨时间,且制备的粉末粒径难以控制,易存在大 量的黏结相金属团聚,这会对合金性能产生不利 影响。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2022年12月05日 09:42
- AA3003铝合金散热器连接片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出现了大面积黑斑。采用宏观观察、 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接片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清 洗和润滑设备时,合成机油不慎滴漏在连接片表面,在钎焊加工过程中,合成机油发生焦化反应形 成黑斑。
- 阅读(31)
- [检测百科]分享:化学成分对深水管道连接器A694 F65钢冲洗压力帽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11月14日 11:14
- 针对某深水管道连接器 A694F65钢冲洗压力帽锻件,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 两种不同化学成分即合金元素存在微量差异的锻材方案,采用相同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进行加工制 造,对两种锻件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为保证可焊性,在考虑碳当量的同时, 降低碳、锰含量,提高铬、镍和钼等合金元素含量,锻件的显微组织为所需的贝氏体+铁素体,非金属 夹杂物含量较低,材料强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锻件低温冲击韧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在-46 ℃和 -18℃温度下的冲击韧度测试结果差异较大,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冲击韧度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提升。
- 阅读(51)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温度对选择性激光熔化TC4钛合金板不同成形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2年11月14日 10:23
- 通过热处理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硬度测试,分析了热处理 温度对选择性激光熔化 TC4钛合金板不同成形面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由750℃升高至950℃,选择性激光熔化 TC4钛合金板顶面和侧面的针状马氏体α' 相不断减少;当热处理温度为850 ℃时,针状α'相完全转变为α+β相,当热处理温度(950 ℃)超过 α相转变温度时,β相含量升高;钛合金板顶面基本没有柱状β相,形成了等轴状β相,其侧面仍存 在柱状β相;钛合金板顶面和侧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骨传导蓝牙耳机镍钛合金后挂早期断裂原因2022年11月11日 10:19
- 骨传导蓝牙耳机镍钛合金后挂在组装后出现发软现象,并在疲劳试验时发生早期断裂。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耳机后挂断 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耳机镍钛合金后挂的原材料在轧制过程中形成折叠缺陷,在随后 的拉拔过程中折叠缺陷不断向材料内部延伸扩展,形成纵向裂纹,使材料承受外力的能力降低,导 致耳机后挂在使用时出现发软现象,并在疲劳试验时发生早期断裂。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钛合金杆端体断裂原因2022年11月08日 11:27
- 对钛合金杆端自润滑关节轴承进行疲劳试验,在116万次循环拉压后,杆端体耳环处发 生断裂。对失效件进行了化学成分、宏观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杆端体失效形式为疲劳断裂,杆 端体耳环和轴承外圈之间发生微动磨损,在循环载荷下,杆端体内孔薄弱处的裂纹扩展,最终发生 断裂。
-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