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双重退火工艺对TC21钛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5月10日 09:12
- TC21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强高韧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6.4Al–3Mo–1.9Nb–2.1Zr–2Sn–1.5Cr,经固溶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100 MPa以上。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在国内宇航领域获得大量使用[1?3]。由于TC21合金强度高,加工难度大,前期国内主要以锻造方式生产棒材和锻件。对于TC21合金锻造产品已进行大量研究工作[4?6],而本文则针对厚度为6.3 mm的板材开展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和组织影响的研究,为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阅读(36)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预测2024年04月29日 11:00
- 板带材的质量主要指厚度、宽度和板形等,其中板形质量控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板带材,需要实现对板形的高精度控制,常常需要建立相关的板形控制模型。虽然传统的基于板形控制机理的数学模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模型的参数设置上准确性和合理性存在一些问题[1],因此许多基于数据驱动的非机理预测模型随之产生。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一种少见的镀锌产品漏镀缺陷的分析和预防2024年04月28日 09:30
- 漏镀缺陷是连续热镀锌产线产品的严重缺陷,直接造成产品质量降级,客户无法使用。造成漏镀缺陷的成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成因是锌锅温度偏低和锌液Si含量偏高,其次是基板清洗不彻底或板面元素含量超标[1-2]。本文分析了一种少见的退火炉润滑成因造成漏镀的情况,以2#镀锌机组发现带钢上表面断续漏镀缺陷为例,对油脂加注的作业方法、影响及操作标准、造成漏镀的成因进行进一步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控制方法。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无取向硅钢边缘降与原料关系研究及控制2024年04月23日 09:38
- 本钢于2007年引进两台德国SMS-Demag公司单机架六辊CVC可逆轧机,可轧制碳钢、硅钢、高强钢,最薄轧制厚度0.15 mm。硅钢板形包括横截面外形和平坦度两个项目,而凸度和边缘降是横截面外形主要参数[1]。硅钢产品不仅要求板形平坦度良好,而且对硅钢板的横向厚差要求更高,这是由它的用途决定的[2]。因此,对硅钢原料的凸度和轧后边缘降的关系研究及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硅钢单机架边缘降指标低于国内同行业水平,连退的叠装系数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下游用户的产品质量和成本,因此针对硅钢产品边缘降采用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工艺改进势在必行。
- 阅读(33)
- [检测百科]分享:SPHE压缩机壳体冲压制耳缺陷分析2024年04月09日 09:57
- 热轧酸洗板是以优质热轧薄板为原料,经酸洗机组去除氧化层,切边,精整后,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介于热轧板和冷轧板之间的中间产品,是部分热轧板和冷轧板理想的替代产品。江苏某家电企业采购SPHE酸洗板用于生产冰箱压缩机壳体,在生产时出现批量的制耳缺陷,表现为钢板各个方向变形能力不同,冲压出来的工件边缘不齐、壁厚不均[1]。经现场生产工艺的不断调整没有明显效果,于是立即停产并向钢厂提报质量异议。
- 阅读(43)
- [检测百科]分享:热轧带钢异物压入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2024年03月26日 10:07
- 宝钢1580 mm热轧自1996年投产以来,随着薄规格(厚度2.01 mm及以下)镀锡板等产品生产比例的提高,异物压入类缺陷逐渐升高,下游工序冷轧发生孔洞缺陷及返修率同步上升,随着冷轧孔洞仪、酸洗表面缺陷仪和热轧表面检测等在线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发现热轧卷异物压入缺陷是导致冷轧孔洞的原因之一[1-3]。因此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异物压入缺陷的发生,这对热轧生产提出更高的质量控制要求[4-5]。
- 阅读(16)
- [根栏目]分享:镀锌制管表面黑变缺陷机理及控制策略2024年03月18日 14:38
- 热基镀锌是热轧基板经过酸洗、平整、还原气氛感应加热处理后进行热浸镀锌和三价铬酸盐钝化处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器柜、畜牧、汽车结构件等行业,但其在制管使用过程容易发生黑变缺陷,不仅影响外观质量,还对其使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给生产厂家和使用客户带来巨大损失,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质量问题。锌层黑变一般情况下是指表面出现一层连续略带黑色的薄膜,视觉上为呈现灰暗的区域。从国内外关于锌层黑变产生原因的相关研究结果来看,锌层黑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2大类:一是腐蚀类黑变,二是摩擦类黑变。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本钢1780热连轧薄规格花纹板的生产实践2024年03月14日 10:00
- 热连轧机轧制是生产花纹板的主要工序,衡量热轧花纹板产品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为豆高和板形,热轧薄规格花纹板的一个主要难点是板形质量的控制(末机架负荷分配与辊型的合理匹配、过程控制的优化),同时要保证厚度及豆高质量。国内大多热轧厂能轧制最薄2.5 mm厚度规格的花纹板[2],目前厚度小于2.0 mm规格的花纹板有着广阔的市场,轧制2.0 mm厚度以下的花纹板已经成为各厂提高利润的一个主要产品。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涂镀产品漏镀缺陷的成因及控制2024年03月07日 10:16
- 涂镀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装饰性,在家电、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审美的提高对家电、汽车行业提出更高的需求,高表面涂镀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漏镀是最常见的缺陷,影响高表面涂镀板生产[1?2]。其中因带钢表面残留物清洗不净或退火炉内气氛异常造成表面氧化等引起的漏镀缺陷已经得到了解决,随着设备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升使得工艺参数变更,新类型的漏镀缺陷随之产生,严重影响了涂镀产品的生产。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镀锌带钢表面白道缺陷的成因及控制2024年02月28日 11:28
- 随着汽车行业产品的不断更迭,汽车行业对冷轧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越来越高。其中合资车以及高端车型所使用的均为镀锌板,由于镀锌板表面镀层的存在,使得锌灰、锌渣缺陷成为各厂目前最大的挑战,更换排渣炉鼻子成为减少锌灰、锌渣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排渣炉鼻子最大的特点在于炉鼻子腔内锌液不断涌动带走表面沉积的锌灰,从而使液面上的锌灰不被存留在带钢表面上,带钢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排渣炉鼻子的工作特点,加剧了锌蒸汽的挥发,这些锌蒸汽在炉内加湿气氛中发生氧化,在温度较低的炉鼻子内壁上结晶,而后脱落到带钢表面,导致新缺陷的产生。镀锌的白道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针对使用排渣炉鼻子后产生的白道缺陷,从缺陷位置分布、微观形貌及成分角度,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消除缺陷,提高镀锌板表面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全能金属”钛的轧制工艺研究——以本钢工业纯钛TA1为例2024年02月26日 12:58
- 钛凭借比重轻、高低温强度好、耐蚀性好、具有超导、贮氢、记忆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海洋开发、石油化工、发电、超导等领域,拥有“全能金属”“海洋金属”“第三金属”“现代金属”等美誉[1]。我国虽是钛材生产的大国[2],但目前其冷轧轧制一般采用四辊或六辊轧机,由于其轧制能力受限,故在总压下率较高的情况下一般需要进行多次中间退火,才可轧制到目标厚度。生产0.5 mm及以下厚度薄规格产品时,其生产成本更高,板形控制难度更大。
- 阅读(31)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板料形状对S梁拉深的影响2024年01月22日 10:25
- 基于DYNAFORM动力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s梁的坯料优化过程,研究了不同的毛 坯形状、尺寸对s梁拉深的成形极限图、厚度分布、减薄率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坯料成形模拟结果,确定较 为合理的毛坯形状尺寸。研究结果表明:方式1是不可取的,而方式2能很好地成形出合格零件,最大减薄率为 16.6%,最大增厚率为1.8400。在法兰处可以适当添加拉延筋以缓解起皱趋势。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TC4钛合金厚板热处理热透时间有限元仿真及验证2024年01月10日 14:18
- 利用Simufact有限元仿真软件对25.4、50.8、76.2、101.6 mm四个厚度规格TC4钛合金厚板780℃ 热处理热透时间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选取76.2 mm TC4钛合金厚板,通过热透时间验证实验,实测验 证780℃热处理过程中板材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比对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数据,研究 了TC4钛合金厚板780℃热处理的热透时间随板材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厚板热处理 加热过程中板材表层和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加热初期板材升温速率较快,加热中后期板材升温速率明 显趋缓,经过热透时间后板材表层和内部温度趋于一致并无限接近于保温温度780℃;TC4钛合金厚 板热透时间与板材厚度呈正比关系,板材热透时间与板材厚度间的比例系数约为0.8~1.0 min/mm。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实验室小轧机的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改造2024年01月09日 13:19
- 二辊板带轧机的辊缝控制是决定轧制产品厚度精度的决定因素。实验室二辊板带轧机的压下一般通过手动压下装置来调整轧辊两侧的旋转盘,改变辊缝的大小,从而得到不同厚度的板材。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Q345+304复合薄板抗剪性能的测试2023年12月28日 14:07
- 研究了总厚度≤10mm 的 Q345低合金钢+304不锈钢复合薄板抗剪性能的压剪测试 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拉剪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搭接长度对抗剪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压剪测试方法可以用于复合薄板抗剪强度的测试,试验结果重复性偏差≤10 MPa,无横 向剥离力的存在,避免了拉剪方式的弊端,测试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 Q345+304复合薄板的抗剪 性能;压剪试样界面搭接长度增加,测得的抗剪强度降低,因此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 搭接长度较小的试样进行压剪测试.
- 阅读(27)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精炼工艺生产B钢船板的组织和性能2023年12月11日 10:12
- 对两种精炼工艺生产的厚50mm 及20mm 规格的 B钢船板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 性能、厚度方向性能及显微组织等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是否满足船级社的规范要求.结果表明: 两种精炼工艺生产B钢船板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船级社的规范要求,生产无厚度方向性能要求的 B钢 船板时可使用LATS 精炼工艺,生产有厚度方向性能要求的B钢船板时可使用LF+RH 精炼工艺.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再制造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分布2023年11月30日 13:46
- 通过电镀和焊接两种方式模拟了工件的再制造过程,研究了电镀处理后工件表面残余 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采用 X射线衍射法和压痕应变法对焊缝区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 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镀铬层厚度的增加,镀层残余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后又增大;采用 X 射线衍 射法和压痕应变法测试得到的焊缝两侧的残余应力变化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由于测试原理的不 同,在不同部位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存在不同大小的偏差,且该差异呈现随机性.
- 阅读(41)
- [检测百科]分享:某发射筒端盖密封失效分析2023年10月24日 10:59
- 某发射筒端盖在周转过程中出现密封失效,通过理化检验和失效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 端盖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端盖外表面在周转过程中受到机械外力作用产生了 裂纹,裂纹不断扩展导致泄漏失效;将包装箱内缓冲材料厚度适当增加,使发射筒与缓冲材料的间 隙小于1mm,可有效避免此类失效的发生.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Q420GJC钢厚板力学性能异常原因2023年08月01日 09:23
- 在某批次热机械轧制 Q420GJC钢厚板验收时,发现其力学性能不合格,且几次力学性 能测试结果的差异较大。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该钢板力学 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厚度方向上,该钢板的显微组织分布不均匀,且屈服强 度、抗拉强度以及硬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议采用全厚度矩形拉伸试样进行试验,以避免对钢板产 品性能的判定出现争议。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层削法在航空板材残余应力测试中的应用2023年07月07日 09:36
- 采用层削法测试了7050-T7451高强度铝合金航空板材的残余应力,对比了不同标准测试 方法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厚度板材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试样两端有沉孔和无沉孔对残余 应力的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在板材不同宽度位置取样测得的残余应力无显著差异;厚度为20mm 及76mm板材纵向试样的表层为压缩应力区,次表层为拉伸应力区,心部为无应力或低应力区;厚度 为165mm板材纵向试样从表层到心部分别为拉伸应力区、压缩应力区、拉伸应力区、低拉伸应力区。
-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