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镍添加量对锰锌铁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1:20
- 锰锌铁氧体(MZF)是一种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软磁铁氧体,由锰、锌、铁的氧化物及其盐类构成,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光敏性能、光电性能、催化性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窄而长的磁滞回线、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功率损耗等性能,可用于制造开关电源的主变压器、滤波器、电感器,录音录像设备的各种磁头、传感器以及军用民用抗电磁干扰产品[1-8]。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1:07
- 由摩擦磨损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耐磨减摩材料以及探索材料防护技术成为了研究焦点。渗氮、渗碳、喷丸、制备涂层、电镀等表面改性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来提升其摩擦学性能[1-2]。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3-5]制备的TiN涂层能够提升刀具以及零部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该涂层在650 ℃时会发生氧化形成疏松的TiO2而失效[6-7]。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硅、镍含量与制备工艺对Al-Si-Ni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1日 11:21
- 高铝含量(质量分数50%~90%)的Al-Si合金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密度低、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微波功率器件、集成功率模块、收发模块等电子功率器件的封装基座等方面。然而,通过铸造工艺制备的高铝含量Al-Si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无法满足电子封装用材料的要求[1],需要采用喷射沉积法复合热压工艺进行制备[2],但这种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在电子封装材料方面的应用。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扫描电子显微镜用X射线能谱仪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024年11月26日 13:22
-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能谱仪(EDS)联合应用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1],该方法方便快捷,对不平试样也可以用无标样定量程序得到较好的定性、半定量分析结果,应用较为广泛。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使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法判定痕量氧元素的测试方法2024年11月18日 14:04
- 通过一次离子轰击固体材料表面,使二次离子从试样表面发射的方法叫作二次离子质谱(SIMS)法。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的原理是利用一次离子束溅射固体材料表面,得到二次离子,根据到达检测器的时间推断出二次离子的质荷比,从而得到试样表面的成分信息[1]。ToF-SIM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固体表面分析技术,具有高质量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其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到痕量级(质量分数约为0.000 1%)的杂质。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Incoloy901合金高温持久试验的断裂行为2024年11月18日 10:23
- Incoloy901合金是一种Ti元素含量较高的时效强化高温合金,且Incoloy901合金中添加了较多的Cr、Mo元素,以提高其高温性能,使其在600~700 ℃条件下拥有非常优越的长期持久承载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抗高温环境氧化和耐高温腐蚀性能[1-4]。合金的组织以γ为基体,以γ′为沉淀硬化相。该时效强化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与持久强度,用于制造工作温度达650 ℃的航空发动机和汽轮机等零部件[5-6]。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SCM435钢摇臂螺栓断裂原因2024年11月13日 09:24
- SCM435钢是一种典型的中碳低合金冷镦钢,其碳、铬、钼元素的含量较高,淬透性良好,该钢经过调质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抗疲劳强度、抗冲击性能和低温韧性,综合性能优良,主要用于生产10.9,12.9级的高强度紧固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和风力发电等领域[1-3]。摇臂螺栓是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工作时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扭力和交变应力[4-5]。某公司采购了一批SCM435钢六角法兰螺栓,用于固定汽车发动机摇臂,当运行约11.3万km时,发动机出现严重异响,经过排查,发现摇臂螺栓断裂导致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气阀室罩盖损坏。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Zirlo合金和M5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2024年11月12日 09:40
- 锆元素的核性能优异,热中子吸收截面小,在蒸汽和高温、高压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的包壳和结构材料中。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对包壳-锆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都在研发新锆合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锆合金的研究大大加快了锆合金的发展进程,目前已经应用的有Zirlo、E635、N18、N36和Zr-Nb-Cu系锆合金等[1-3]。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Q355B宽带钢表面开裂原因2024年11月08日 10:23
- 钢中最常见的有害元素砷和铜一般来源于铁矿石、铁合金以及废钢中。当这两种有害元素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会严重影响钢的性能,比如使钢的抗拉强度、硬度和脆性增大,冲击韧性和热塑性降低,锻造特性减弱等,严重影响材料的表面质量。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高锰钢显微组织的显示方法2024年10月18日 13:35
- 高锰钢具有优越的性能,可应用在较多特殊环境下。锰元素质量分数为11%~14%的高锰钢是传统耐磨材料之一。该钢种在抵抗强冲击载荷、高应力工况下的磨料或凿削磨损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该类高锰钢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矿山机械、水泥、煤炭及安保等行业的结构件中,如坦克履带板、粉磨机衬板、颚式破碎机岔板、大型球磨机衬板等重要的易磨损构件。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Nb元素含量对U-Nb合金显微组织和比热容的影响2024年10月16日 13:31
- 金属U具有独特的核性能,是核能领域最重要的裂变材料。然而金属U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与常见的氧气、水、氢气等极易发生化学反应[1],不仅影响其使用性能,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通常采用合金化的方法获得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U合金,如核工程材料U-Nb合金是金属U中添加了一定量的Nb元素,U-Nb合金的耐氧化腐蚀性、耐氢化腐蚀性较好[2],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合金化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金属U的使用性能。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显微组织再结晶过程2024年09月25日 10:19
- 一次短路熔痕是认定电气火灾的重要物证,在火灾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如何准确判定火灾现场的一次短路熔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4-6]。现有的铜导线熔痕理论认为:一次短路熔痕是在火灾发生前快速凝固而成的,凝固时具有较大的过冷度,凝固后显微组织为细小的胞状晶。
- 阅读(25)
- [检测百科]分享:连续退火工艺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2024年09月23日 10:33
- 退火温度对实验钢性能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强度增加,在770~830℃退火温度范围内组织均为F+M,M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缓冷温度升高强度增加,组织主要为F+M,在660℃出现贝氏体,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 MPa,从该级别钢种看太高;冷速15~30℃/s范围内随冷速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马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产品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性能要求,实验钢对冷速工艺窗口较宽。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的分析2024年08月27日 11:30
- 高强度级别热镀锌双相钢产品中合金元素添加较高,在退火过程中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经常遇到各种表面质量缺陷。文章针对热镀锌过程中出现的边部色差缺陷进行了分析。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316L不锈钢管色带成因及解决方案2024年08月21日 09:31
- 316L(00Cr17Ni12Mo2)是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晶间腐蚀和抗点腐蚀性能,主要用于制造化肥生产、石油化工、船舰等工业设备的管道,因此要求316L钢不仅要有较好室温性能,又要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对管壁、表面质量要求极为严格。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120 t转炉能效补偿研究2024年07月22日 10:05
- 加焦丁对转炉炼钢工艺进行能效补偿技术有效解决了采用加入大量废钢增产等方法时炼钢热量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转炉热利用效率,达到提高钢产量、降低铁水单耗、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目标。本文针对某厂120 t转炉能效补偿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某厂能效补偿冶炼工艺在出铁处和转炉冶炼中加入焦丁技术的特点,实现了某厂铁水单耗从810.3 kg/t钢降到805.3 kg/t钢,同时终点钢水过氧化率从18.8%降到17.8%,石灰降低2 kg/t钢,实现钢铁厂稳定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古代发达的高温冶铜与古铜器的湮灭2024年07月12日 15:58
- 1. 引言 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欧洲人对西亚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1],逐渐认清了西亚苏美尔文明和北非古埃及文明的面貌[2],并意识到西亚地区率先发明人工冶铜技术以及向古希腊、古罗马地区的传播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3]。西方社会早期的文献认为[4],中国的人工冶铜技术出现于公元前二千纪的晚期,即接近公元前1500年的商代早期,而且认为是由西亚传播过去的技术;这种认知在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5]。产生出这种认知的原因不仅在于欧洲人对西亚地区早期人工冶铜技术
- 阅读(31)
- [检测百科]分享:轧钢加热炉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研究探讨2024年07月11日 09:11
- 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国家不断深入的开展钢铁企业工程减排深度治理工作,以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或天然气等高热值燃料为原料的轧钢加热炉须采用烟气反吹技术、低氮燃烧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以确保CO、SO2、NOx排放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低成本C–Mn–Si系冷轧双相钢连退工艺的研究2024年07月01日 12:41
- 本钢双相钢已有近10年的生产经验,早已具备批量、稳定供货能力。但是传统的双相钢生产为了保证淬透性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及组织形貌,一般采用加入高价合金Cr和高Mn含量的成分设计,这较大增加了双相钢的合金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经济性,不利于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以双相钢HC340/590DP为例,在C–Mn–Si系低成本合金设计的基础上,研究冷轧连续退火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找最佳的连续退火工艺生产方案。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化学成分及变形量对TA10超大规格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2024年06月17日 15:02
- 钛及钛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因具有比强度高、优良的耐腐蚀性及较高的耐热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不锈钢等耐腐蚀性金属材料相比,钛在抗氯离子腐蚀能力方面极强,但实践证明,工业纯钛在高温高浓度的氯化物中容易发生严重的间隙腐蚀,因此研制出Ti?Pd合金,Ti?Pd合金相比于工业纯钛,抗腐蚀性能尤其是在高温高浓度氯化物抗间隙腐蚀的能力有显著提高,但合金元素Pd异常昂贵,生产成本很,为替代昂贵的Ti?Pd合金,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Ti?0.3Mo?0.8Ni合金,即TA10合金,TA10钛合金抗腐蚀性能接近Ti?Pd合金,由于该合金内少量的Mo、Ni存在,使之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1],且成本相对低廉,在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海洋工程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制造高温、高压、高腐蚀工况下工作的管路、法兰、弯头、三通等零件的优良材料。
-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