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压铸铝合金转向节断裂原因2025年09月08日 16:04
- 某压铸铝合金转向节发生断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转向节断裂原因进行分析。
- 阅读(1)
- [检测百科]分享:预回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5:21
- H13钢是目前国内铝合金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的主要材料。随着科技发展,制造业对加工工件的性能要求越发严苛,这同时提高了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回火工艺通常为模具服役前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回火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分解以及碳化物转变等显微组织演变;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决定着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预回火(在正常回火前进行的一次回火)是一种常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调控材料原始奥氏体晶粒与析出相类型,从而改善关键力学性能。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4日 13:15
- H13钢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具有优异的淬透性及良好的热强性,主要用于制造压铸模、热锻模、热挤压模等。H13钢热作模具较为常见的失效方式为冷热疲劳开裂,由于高强度可以延缓疲劳裂纹的萌生,良好的韧性可以阻止裂纹的扩展,因此提高H13钢的强韧性成为研究的热点[1]。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4Cr5Mo2V钢与4Cr5MoSiV1钢组织和性能的对比2024年11月15日 14:53
- 4Cr5MoSiV1钢是一种中耐热韧性钢,主要含有Cr、Mo、V等元素,其具有良好的抗冷热疲劳性能,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1]。4Cr5Mo2V钢是在4Cr5MoSiV1钢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热作模具钢。4Cr5Mo2V钢较4Cr5MoSiV1钢的Si、V元素含量低,Mo元素含量高[2]。降低Si元素的含量,提高Mo元素的含量是压铸用热作模具钢合金化设计上的一种趋势[3]。
- 阅读(42)
- [检测百科]分享:离心浇铸复合机筒双金属层开裂原因2024年10月22日 12:51
- 双金属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单一材料无法实现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注塑机等领域。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如:离心浇铸、重力铸造、半连续铸造、消失模铸造、挤压铸造及激光熔覆工艺等,在运用这些工艺时经常会产生裂纹、疏松、结合层结合不良、气孔等制造缺陷,导致双金属材料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稳定,因此分析复合材料缺陷的产生原因至关重要。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模具钢H13高温变形行为及轧制工艺2024年05月28日 11:05
- H13是一种典型的空冷硬化热作模具钢,抗热裂能力良好,适合工作温度低于600 ℃。其工艺性能优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种之一[1-3]。通常用于制造铝铸件用的热挤压模、压铸模、热锻模的热冲孔模具、热切边模等,还广泛应用于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具[4-5]。H13钢中合金元素含量高达9%,奥氏体在高温变形过程所发生的组织结构变化复杂,通过研究H13钢高温变形行为,确定合理的轧制参数,保证工业化生产顺利进行。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变速箱悬置支架开裂失效分析2023年10月11日 09:45
- 某变速箱 A380铝合金悬置支架在整车生产线的螺栓安装时发生了开裂失效.通过宏 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硬度和密度测试等对悬置支架开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 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造成开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悬置支架在铸造过程中, 由于脱模剂混入其内部形成大量铝的氧化物,该氧化物造成材料强度降低是引起悬置支架发生开裂 的主要原因.该氧化物是在冷模状态下大量的脱模剂与快速压铸的铝液反应形成的铸造缺陷.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某压铸机拉杆早期断裂原因2022年08月26日 10:01
- 某型号铝合金压铸机上42CrMoA 调质钢拉杆在使用2a后发生断裂。对其加工质量、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等进行检验,分析了该拉杆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脱模 剂渗漏引发拉杆螺纹表面腐蚀,导致其过早地发生了腐蚀疲劳断裂。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硅铜合金中主次元素含量2021年06月23日 15:12
- 铝硅铜合金是当今公认的一种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等零件,在我国应用起步较晚,还有许多特性有待研究和开发。铝硅铜合金中主次元素含量的高低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材料的性能与用途,尤其是硅、铅、锡、锆等元素,因此铝硅铜合金中主次含量元素的测定非常重要。目前测定铝硅铜合金中主次元素含量的常用方法有化学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2]、发射光谱法[3]、光电光谱法[4]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5]等,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一些缺陷,如仅单元素分析、前处理较复杂、耗时较长、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 阅读(34)